農村自建房地基是做打樁好還是打地梁好
農村自建房地基一般都是自己找人做的,那么到底是打樁好還是做地梁好呢?其實,我們首先要了解是土質情況,還有要建幾層,土質情況不好或樓層高,都要打樁。就是土層好和做了樁基,都還是一樣的要做地梁,這樣安全系數(shù)才有保障。今天小編就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在農村里如何去分辨土層,選擇用什么樣的基礎。
農村自建房
農村建房用什么基礎,關鍵取決于當?shù)氐耐临|情況:地基土按規(guī)范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其中的砂土、粉土和人工填土這三種是一定要做樁基,其他的幾種,也要在建房時,一些細節(jié)還要和有經(jīng)驗的老師傅們商量,部署!
現(xiàn)在農村里建房,不管是有樁基,還是沒有樁基,地梁是100%都會做的。有做300mm ,有做500mm等等,有很多的還會用磚下大腳。再在磚基礎上做地梁,有些不用磚基(條形基礎),而是用承臺做基礎,這樣比做磚基礎要節(jié)約成本。
農村自建房
樁基比起承臺、磚基(條形基礎)來所能承受的承載力是最好的,但是費用也是最高的。農村里一般不是砂土、粉土、回填土外,都不會選擇用樁基礎,那樣的成本太高。一般都是用到承臺基礎加地梁的模式去施工。
一般土質比較硬的,樓層不高情況下,也不會去選擇用承臺,都只會去用地梁,加大基礎,加高地梁的高度,使得整個地梁承載著房子的重量,再和四周的構造柱相結合,使的房主成為一個整體。
農村自建房
土層,樓層的高低,是建房前最原始的考慮對象,不同的格局有著不同的應對方案。農村里建房,本來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土質和樓層直接決定基礎開支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