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房子墻面返堿要怎么處理
說到墻面返堿,應該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尤其是對農村家庭來說就更加常見了,因為很多較貧困的農村村民房屋都是之前上一輩留下的老房子,老房子的墻面是最容易出現返堿現象的,要是你家也是之前的老房子,而且返堿嚴重,可不能忽視了哦,沒有及時處理會對往后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的。好好的墻面為何會返堿,如果出現返堿的現象,怎樣處理才好?下文小編將為大家講解。
墻面返堿
墻面返堿的原因
墻面返堿是因建筑物墻體受潮后,水分將墻體內堿性物質溶解到水中,并隨著水汽的蒸發(fā),將堿性溶解物帶到墻體表面,并在墻體表面結晶固化而產生的現象。一旦墻面返堿,我們可以看到墻體會長出白毛,嚴重的話還會看到乳膠漆表面變黃,墻皮起泡、脫落。墻面返堿俗稱水泥起霜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產物氫氧化鈣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積在混凝土制品表面上;或是水化產物氫氧化鈣溶液中,當水蒸發(fā)后,氫氧化鈣在混凝土縫隙中析晶并聚集在它的表面上。另外,石灰石或建房用砂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含堿的有機物,由它們形成的氫氧化物、碳酸鹽或其他堿鹽溶液比較容易地、迅速地在混凝土表面滲出“霜鹽”而結霜。
一般來說,墻面返堿分為兩大種,一是:表面返堿,二是:滲透結晶,這兩種現象的解決方法都各有區(qū)別,我們來具體看看這兩種情況的表現與解決方案吧!
墻面返堿
1、表面返堿
要是墻體是表面出現返堿反應的話,是因為材料內各種物質致密性差,易吸收水分;當材料又含有超過規(guī)定值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的堿性雜質時(大理石和大部分的面磚為堿性)。遇到酸雨之類的酸性物質就會反應形成鹽類,如碳酸鹽等。水蒸發(fā)后就在磚表面析出白色晶體。
解決方案:這類問題的處理方法通常為表面清洗,即結合材料使用過程中的表面污染情況和季節(jié)性的酸雨反應,使用一定比例的草酸溶液安排定期清洗。
2、滲透結晶
若是墻體出現滲透結晶,原因主要是外墻材料(石材或面磚)吸水率太高和粘貼劑中水泥含堿量太大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面磚吸水率還要高些,相對說瓷磚比陶磚好些),水攜帶可溶于水的化學物質可以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石材(或面磚)另外一面。通過水為載體,面層材料微細孔為渠道,粘接材料中的水、堿、鹽等物質發(fā)生滲入和析出,水蒸發(fā)后,白色的鹽堿結晶物質停留在石材表面(主要為鑲貼砂漿析出 氫氧化鈣或與空氣中 二氧化碳反映后的 碳酸鈣),就是返堿了。
墻面返堿
解決方案:首先是采購密實度較高的面層材料和在粘貼時使用堿性較低的 水泥材料(最好是非堿性的凝膠材料);其次采用干掛施工工藝,避免濕貼; 最后是采用防水處理,一般情況下是對混凝土或水泥抹灰基層涂刷防水材料,進行閉水性處理后,再用非堿性的粘貼劑進行粘貼施工;對經常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情況,除了基層閉水處理外還需要對石材進行全方位密封處理,用特殊防水材料處理石材所有的面層后再進入粘貼施工。
農村的老房子由于修建已久,所以墻面材料的質量也會慢慢退化,變得很容易受自然環(huán)境因素而影響,很可能引起返堿現象,不過就算家里老房子返堿了,也還是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的啦,就像上文給大家推薦的幾種解決方案,大家可以嘗試,嘗試,也希望本文可以幫到大家。
- 上一篇:教你在自建房中怎樣砌造出美觀而又實用的柴火灶
- 下一篇:農村建房的基礎應該挖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