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手串的棕眼是什么
棕眼:俗稱毛孔、棕孔;在木材行業(yè)中,是對木材橫切、弦切時出現(xiàn)的木纖維導管或者樹脂道、樹膠道形成的小孔的另外一種稱呼,是木材的營養(yǎng)通道,類似于人的血管。在各類木材中均為非常常見。比較常見的當屬小葉紫檀。
眾所周知,小葉紫檀好的材料中會有“金星”的出現(xiàn),其實所謂的小葉紫檀的“金星”其實就是小葉紫檀木在生在的過程中,吸收土壤里的礦物質成分在樹的營養(yǎng)通道中常年沉積在棕眼里的產(chǎn)物,或成點狀或成線狀。其實就跟人體的血管里血小板或纖維蛋白沉積導致血管栓塞類似。
海南黃花梨棕眼
棕眼大小跟什么有關
在海南黃花梨中,一般生在在海南西部的油梨棕眼相對于生在在海南東部的糠梨會細一些、少一些。這是因為海南東西部的土壤以及氣溫差異而形成。在海南西部生在的黃花梨因為油性大、密度高、棕眼少而為更多人喜愛。
然而海南黃花梨工藝品的棕眼大小還跟取材的位置有關系
1、樹干的棕眼相比樹枝的棕眼粗而稀,相當于人體的靜脈血管;
2、靠近地面的樹干部分因為要承受上部分樹木的重量還容易形成高密度的水波紋,這部分材料做出的工藝品肉眼幾乎看不件棕眼;
黃花梨棕眼紋理
3、而樹根是整棵樹的營養(yǎng)供給地,所以相對整棵樹來說一般樹根料的棕眼都比較粗大、密集,相當于人體的動脈血管;
4、樹枝料部分的棕眼對于整棵樹來說是最細的部位,適合做佛珠以及小工藝品,相當于人體毛細血管。
棕眼的誤解
很多剛剛接觸海南黃花梨的朋友往往會在看到有粗大棕眼的工藝品或者原材料的時候誤認為是越黃或者以為是裂紋,其實這有點斷章取義了。真正的區(qū)別海黃越黃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判斷,而不是從某一方面直接斷言。
總之,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認識海南黃花梨的棕眼,不要誤認為是瑕疵、缺陷以及作為評判真假的主要因素。
- 上一篇:淺談海南黃花梨家具的四個收藏節(jié)點
- 下一篇:黃花梨手串的好壞與價值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