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老料幾近絕跡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波曾說過:“紅木家具除了具備一般投資品的珍稀性之外,還在于它具有瀕危性,也許再過50年,這個行業(yè)便不復存在,等它再開始時可能又是幾個世紀以后的事情了?!?
這一說法并非是空穴來風。2000年出臺的紅木國標,剛剛篩定了33種傳統使用、材質優(yōu)良、有足夠存量能成為商品材的紅木樹種,到了2016年,華盛頓公約(CITES)就將七種紅木原料列入管制范圍,紅木資源生產國更是制定出種種限制紅木出口的政策。
黃花梨木雕擺件
與此同時,我國天然生長的紅木僅有降香黃檀(海南黃花梨)和黑黃檀兩個樹種,目前都瀕臨滅絕。而其他深色名貴硬木樹種的天然分布資源亦較少,部分樹種早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因此,依靠進口的中國紅木市場面臨嚴重資源短缺的危機。
且看看現在海南黃花梨原料市場,“海南黃花梨幾近絕跡”已是業(yè)界共識。黃花梨樹,作為生長周期漫長的不可再生資源,在原生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一經砍伐便基本難以復原,必然漸趨枯竭。
被嚴加看管的黃花梨樹
王世襄曾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指出:中國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黃花梨制作。
2000年,在海南收購海南黃花梨只要幾塊、十幾塊一斤,還都是野生的大料、板料、老料。
現在不管是海南產地還是內地市場,流通的海黃木料基本都是根料、小料、新料。大料、板料、老料已基本在市場上絕跡,僅一些收藏家手里還有,只要有流通,價格都極其高昂。
海南黃花梨擺件
市場上基本沒有流通的海黃家具料,真正意義上的黃花梨家具更是極為少見,基本只有海南黃花梨手串、小擺件等工藝品在流通。
自然瑰寶園是海南花梨之旅科技有限公司的黃花梨基地,位于海南省東方市城區(qū)東部10公里處,園區(qū)面積1000多畝,其中60%種植的是東方本地黃花梨,花梨數量達100多萬株。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將自然瑰寶園定為科普教育基地。
與其等海南黃花梨成長十幾年后價值幾萬甚至十幾萬后再入手,不如現在花費1000元與海南花梨之旅合伙種樹,以小資金獲大收益。
海南花梨之旅推出的合伙種樹模式,打造低成本、低風險、高收益的優(yōu)質投資產品,通過了資本流推動黃花梨文化、品牌傳播,激活黃花梨龐大的增量消費市場,推動黃花梨文化影響力。
- 上一篇:海南黃花梨的鑒別教程最新整理
- 下一篇:怎樣才能買到真正的海南黃花梨家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