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木的歷史
黃花梨,學(xué)名降香黃檀,又因其主要產(chǎn)自海南,由黎族伐之,因而又稱“花黎”。
黃花梨的珍貴也因為其材質(zhì)“天賦異稟”:黃花梨生長緩慢,因而材質(zhì)縝密,極為穩(wěn)定,寒不變形、暑不開裂、韌性極好,適合作各種異形家具,又因其木色金黃而溫潤,材質(zhì)紋理或隱或現(xiàn),生動多變,其顏色不靜不喧,高貴典雅,切合了文人志遠清高的個性共鳴。
黃花梨藥用部分稱香,又稱降香木,其氣味芳香,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還是著名的香料,讓黃花梨于“貴氣”中更平添了一份“福氣”。因而在明式家具中,黃花梨是名貴家具的不二之選。
黃花梨木太師椅
然而,素有“木黃金”之稱的黃花梨,只有海南、越南、老撾等有出產(chǎn)。其中又以海南出品的最為名貴,俗稱“海黃”。
自明式家具興起之后,海南等地的黃花梨很快被大量砍伐,雖然自鄭和下西洋及民間海外貿(mào)易,曾從東南亞帶進了大量黃花梨,但是自明代中后期后,因海禁的實施,海外黃花梨輸入的停滯,國內(nèi)黃花梨無法滿足需要,而黃花梨漫長的生長周期,讓新栽種的黃花梨未來得及成材,因此黃花梨自清朝中期就開始“斷代”。失去了黃花梨木這“源頭活水”,黃花梨木家具很快就成為一潭死水。
清代黃花梨盒子
由于黃花梨材質(zhì)的缺失,再加上清王朝入主中原,清式家具成為了主流,而硬木中質(zhì)地最堅,份量最重,靜穆沉古的紫檀逐漸成為了新寵。自清初后,文人精神式微,公眾的審美趨向開始追隨統(tǒng)治階層,代表皇家氣派的紫檀越發(fā)流行,越發(fā)尊貴,逐漸取代黃花梨成為名貴家具的代名。黃花梨家具逐漸沒落,如同瓦礫一般被散落民間,長時間被人忽視。
當人們發(fā)現(xiàn)黃花梨的價值,開始“眾里尋它千百度”時,黃花梨的嫡系正宗“海黃”卻總在燈火闌珊處。如今市場上能見到的黃花梨多產(chǎn)自越南等地,俗稱“越黃”。較之古典正統(tǒng)的明清家具材質(zhì)“海黃”,“越黃”雖然與其價相差十倍,但卻也奇貨可居。這造成的后果是,大量的中國游資紛紛赴越南“賭木”。有相關(guān)報道稱,黃花梨木價格最近八年中身份暴漲400倍,黃花梨木儼然成了這個時代“瘋狂的木頭”。
- 上一篇:海南黃花梨賭樹血本無歸
- 下一篇:上等越南黃花梨不次于海南黃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