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如何設計藝術構思
根雕的藝術構思,是指根藝家在頭腦中孕育根藝品過程中所進行的形象思維活動。從本質上說來是一種認識過程,其中并沒有什么難以理解的竅門,它仍然遵循著人類認識的普遍規(guī)律,即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創(chuàng)造典型形象是藝術構思中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創(chuàng)作根藝品前必須事先構思,事先立意,提煉題材、確定主題,選取適當的表現形式和主要表現主題。從根藝創(chuàng)作的實際出發(fā),我們可以把根藝構思概括為觀察——想象——靈感這三個階段來加以闡述:
一、觀察: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切知識開始于感覺,即觀察。在這里主要是指根藝家通過耳聞目睹直接或間接地對現實事物的觀察,通過書本上、電視上、自然界等等的方式看到的許多物體形象就印在了腦海中,包括植物、動物、人物、自然等等的形象,經過長時間的提煉、升華,于是根藝家在感覺方面形成了一種精細敏感的感受力和鑒別力或稱審美能力,它使根藝家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認識經常有意無意地保持著一種知覺的選擇性。根藝家知覺的選擇性,主要表現在能夠迅速的把反映對象的某種特性、特征、標志等,根據藝術創(chuàng)作的特殊要求選擇出來,舍棄一些與創(chuàng)作要求無關緊要的部分,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謂的藝術家的“慧眼”。而觀察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索和提煉出某種能夠提供創(chuàng)作素材的社會現象、或自然物,如飛禽走獸、幽默諷刺等的形象,這時根藝家的知覺選擇性就顯的十分鮮明。因此往往一般人看來只能做柴用的樹根,在根藝家眼里卻是很好的一件根料,原因就在這里。
根雕
另一方面的觀察,就是特指對根料的觀察,包括對上述根之天趣的感性認識。很多根藝者認為:樹根由天然品變?yōu)樗囆g品,必須將樹根原料進行仔細地觀察,觀察程度決定了造型的準確程度和生動程度,作品主題的確定,也無疑要從觀察中實現。同樣一個樹根,由于觀察角度不同會導致不同形象的呈現,這就需要觀察者進行周密細致的觀察和審定,選擇一個最典型、最生動、最自然感人、最能體現根料自然美感和最大限度利用到根料特點的藝術形象。一旦觀察失誤,造型就會失誤,從而引起太多的遺憾。
對于兩種觀察都是十分重要的,根藝強調自然美、美的自然,或“雖經雕琢,不失自然”,既要考慮樹根固有的天趣,又要強調藝術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的主要意志融化進去,把社會現實、自然物最實質性的東西反映出來,要典型化,要有情趣,有神韻,還要有新意。形式上要總體、局部要有變化有起伏、強弱、張馳、快慢。總體第一印象要十分強烈,能很好的吸引人,然而這些離開兩方面的深入觀察是辦不到的。
根雕茶幾
二、想象
根藝家對社會、自然以及對根料本身的感性認識,是形象思維即想象的思想基礎。在藝術構思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中,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想象活動,沒有想象,根藝家就無法以藝術的方式概括生活,創(chuàng)造出高于生活、高于自然的藝術形象來。想象可以使根藝家從廣闊的范圍內去反映客觀世界、創(chuàng)造藝術世界。不論根藝家生活經驗多么豐富,根材多么繁多,如果它的創(chuàng)造活動只限于某些對象的直接模仿上,那么他的藝術作品對于現實的反 映,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非常狹小的,表面的。
根藝家必須在一件根料的原形上,進行充分的想象,使根料超出他的表面而突出它的內涵,以此來吸引人、感染人,讓人看了能夠體會到所表現的情感和思想,并嘗試著去理解和體會這種情感。這樣的做法才是優(yōu)秀藝術家所有的,這樣的作品才是優(yōu)秀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根藝藝術。
根雕茶臺
在實際創(chuàng)造中,想象有時候是和對根料的反復觀察同時進行的,有的根料,要從各個角度觀察,終于會在某一個角度找到了靈感,許多根藝家都是這樣,他們把一件樹根或枯木放在桌子上,進行長時間不同角度的觀察和揣摩,反復構思,因材立意,因材施藝。在藝術構思不成熟、題材立意未定,根枝取舍把握不準時,決不輕易、盲目、草率地進行取舍。這是很重要的。
三、靈感
靈感在根藝構思的過程中,是形象的孕育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質變的表現,也是根藝家在構思中所產生的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在形象上的體現。靈感以觀察、想象為基礎,是觀察、想象的必然結果。根藝家生活經驗、創(chuàng)作實踐經驗越豐富,想象力越豐富,獲得的靈感的可能就越多,缺少或不注意對社會和自然的觀察,一般是很難有好的靈感的。靈感經常是在根藝家高度緊張地進行構思的過程中出現,它的來臨的突然性,實際上是根藝家心理上的反映。想的多了,靈感也就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根雕御龍在天
當然在根藝創(chuàng)作中邊觀察、邊想象、邊制作的現象也是有的,甚至在最后時刻突然改變原來的創(chuàng)作意圖也是有的,實際上觀察、構思、靈感制作是錯終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一件作品的制作過程實際上就是這些方面不斷思索和融合的過程,有時候一個大的作品要經過長期的構思,出現幾次靈感,幾次動作才能完成。這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