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坡柏文玩上的定義和區(qū)別
有人為茬頭的就是坡柏?不一定!這個我其實是認為有道理的,因為砍柴不會跑到山崖上沒事砍柴的。但是我們其實忽略了一點,茬頭是否陳化,這個茬頭是在哪個年代形成的,那個年代的山上又是怎么一種情況?我們是無從考證的。直到今天討論的時候紅豆峽附近一個采料隊長大哥親口對我說在崖上確實采到過有茬頭且是人為砍伐茬頭的崖柏,陳化極好!大家知道山脈一般的滑坡,地質(zhì)變化其實是很劇烈的!所以我認為,只要是陳化料,完全扁根的,不論是否有茬頭,不論很久以前它是否是坡柏,終改變不了它是陳化料的事實,而坡柏的優(yōu)越生長環(huán)境是絕對不會出現(xiàn)陳化料的,多老料!
附坡柏準確圖片一張:
采料人不會告訴你坡柏還是崖柏?坡柏不一定采的!
這個問題也是同時和采料人研究討論過了,采料人一隊人馬上山,所有的工具基本都是繩子安全帶倒鏈什么的,困難不止在下崖在上山。釬一類的挖刨工具反而是一般不帶的,坡柏一般生長環(huán)境好,扎根特別牢,在保留根的情況下對于他們來說坡柏甚至比崖柏更難采!他們更愿意采崖柏而非坡柏,況且也是賣不上價的!
關(guān)于坡柏也有扁根。
是的,但只有一部分扁根,而且坡柏絕對不會是陳化料!
坡柏之所以是坡柏是因為生長環(huán)境好,但也會存在山體變化而導(dǎo)致巖石壓根的情況,但真正的坡柏絕對不會像崖柏一樣完全扁根,而且扁根會很厚,我不認為那是真正意義上的扁根,崖柏的扁根的形狀,是根據(jù)當時的石頭縫的形狀大小演化而成的.。之前討論過的一個朋友發(fā)過扁根的坡柏照片。今天拿著讓幾個采料的大哥看了,確實是坡柏,因為雖然也有石頭下壓但根部細小的部分還是相對比較橢圓的,橢圓不叫扁根。還有就是,這不是陳化料!完全不陳化!所以扁根的定義又牽涉到是否扁根,扁的什么樣?
關(guān)于定義問題。
其實說起來這個話題很無聊,文玩定義和學術(shù)定義都說是不同且不必計較的。但是偏偏有人為了兩個非學術(shù)名詞去較真,都是側(cè)柏,有意思嗎?
關(guān)于坡柏崖柏定義的目的性問題。
本來大家玩的好好的,讓很多人認識到了生料,假貨,真貨的區(qū)別。非要把部分適合雕刻和開珠的崖柏歸類到坡柏的范圍里。我認為對于新手來說是不好的。本來大家都已經(jīng)認識并且在抵制很多坡柏,土柏制品,如果把這類崖柏拖入到坡柏的定義范圍,勢必給了假貨黑商一次借題發(fā)揮咸魚翻身的機會!他們可以把一些假貨重新定義靠近這些崖柏身上來混淆概念賣假貨!這樣后果也是嚴重的。
可以確定的一個概念就是:坡柏一定不會是陳化料。只有生長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才會陳化到位,否則坡柏根本逃避不了好環(huán)境下外力及其它生物破壞的影響,要么朽,要么活,根本沒有陳化的機會!